見證神奇“膜”力!膜技術讓印染廢水重獲“新生”
日期:2024-07-26
編輯:長隆科技
閱讀量:
你知道嗎?中國作為紡織印染的第一大國,印染廢水每年排放的廢水量高達30億噸,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35%,然而這些排放廢水的回用率卻還不到10%,是目前國內廢水回用率最低的一類行業廢水。
什么是印染廢水?
印染廢水水質水量特點
印染廢水主要來自紡織生產中的退漿、煮練、漂白、絲光、染色等工序。印染廢水水量大,含有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。色度深,呈堿性,水質變化劇烈,處理難度大。
印染廢水污染物的種類
包括染料、漿料、助劑、油劑、酸堿、纖維雜質、砂類物質、無機鹽等。染料中的硝基和胺基化合物及重金屬元素(如銅、鉻、鋅、砷)具有高生物毒性。
印染廢水的危害
印染廢水色澤深,嚴重影響水體外觀;染料排放導致水體有色,影響日光透射,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長;同時染色過程中約有10%~20%的染料未被利用,直接排放。
印染廢水處理方法
印染廢水常見的傳統處理方法有物化法,生化法等。物化法去除率低,出水一般不能達標排放;生化處理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,生化反應速率較緩慢,并且剩余污泥的處理費用較高。
隨著新型染料、漿料和助劑等的使用,廢水中難降解物質和生物毒性物質越來越多,傳統處理方法在CODcr去除率和脫色效果等方面很不理想。
這時候,膜分離處理技術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,膜分離技術的發展可以提升生化出水水質,達到回用目的。
膜分離技術處理印染廢水具有選擇性好,生產效率高,設備簡單,操作方便,節能及處理成本低等優點,無論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環保角度,膜分離技術都具有優勢,可以實現印染水日益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。
膜分離技術的“五大法寶”
1.超濾技術:通過攔截大分子溶質,去除顆粒和染料,提高水質。
2.反滲透技術:進一步去除溶解性有機物、鹽類和重金屬離子,實現水的深度凈化。
3.離子交換膜技術:選擇性吸附和釋放離子,去除特定離子污染物。
4.氣浮膜分離技術:結合氣浮和膜分離,有效去除懸浮物和顆粒物。
5.MBR工藝:提高某些專性菌的濃度活性,截留大分子難降解物質,處理后排除的部分水能達到回用水的標準。
印染行業膜運行存在的問題
膜分離技術在印染行業廢水處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,比如:
1.膜通量下降:目前存在由于膜污染而引起的膜通量下降問題,導致產水水量下降;
2.水質要求高:膜使用過程中發生堵塞和膜污染,對進水水質要求非常高;
3.材質不佳:通常有些膜材質的抗酸堿、耐腐蝕性能差;
4.價格高昂:膜價格居高不下,目前大部分膜材料依賴進口;
5.壽命短:膜組件壽命短,需經常更換,清洗和維護不專業也會導致膜壽命縮短,大大增加運行成本;
未來展望:膜技術的“升級之路”
膜技術在印染行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和回用水質,還降低了運行成本和處理難度,為印染行業的技術革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但同時也面臨著成本高、膜污染和堵塞等問題。隨著新型膜材料和設備的不斷研發,我們期待這一技術能夠更加高效、經濟,為環境保護貢獻更大的力量。